粘合劑通過提高成型率、增強球團強度、減少返礦率和物料損耗,直接會提升生產的效率。高成型率意味著更多原料一次成球成功,減少補料和返工;良好的濕球強度能在裝卸和運輸中保持球團的完整,降低機房粉塵和原料損耗;干球與熱強度高則保證烘干、堆放和入爐環節的穩定,不影響配料和轉爐、高爐的爐況,從而減少停機和處理成本。
建杰礦粉粘合劑,具有高分子結構,復合配方在2%–3%投加下即可達到高成球率和強度。生球濕強度好(2米落下仍完整),烘干后抗壓可以達到100kg以上,粉化率也低,運輸中也沒問題,滿足爐料的要求。低投加量還能減小烘干能耗和運輸費用,同時因引入雜質少,有利于保持鐵品位、減少爐渣生成,進一步降低冶煉成本。
傳統膨潤土和糖漿等粘合劑用量大(膨潤土常見2–8%,糖漿3–10%),對含水率和制漿要求高,生球與干球粉化率較高,烘干與能耗增加,且膨潤土會帶入SiO?、Al?O?等無機雜質,影響冶煉和生產的效率。
生產中,還應配合優化投加比例、嚴格控水、均勻混合與合理造球工藝,并通過小試—中試驗證最佳參數,以在保證球團質量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效率。
返回頂部